重新遇見正向教養

文圖/石昱棋 臨床心理師

-當家長被理解與看見時,正向教養才會開始

 

今天受邀到潮東國小演講,講的是我久違了兩年的主題——正向教養

還記得剛拿到正向教養與早期教育的講師認證那幾年,我很喜歡分享與推廣這個理念。因為我相信、也真的看見,當大人用對了方式,孩子能長出美好的品格與優勢能力。

但這幾年,我卻慢慢不太講這個主題了。不是因為不相信它的價值,而是因為在臨床實務中,看見太多家長在使用正向教養的過程中感到深深的挫折。

許多家長說:「我知道不要罵小孩,但我真的忍不住啊!」

也有人說:「我想照著方法做,可是做不到,覺得自己好糟。」

特別是這幾年用創傷知情的眼光去思考,我開始明白:如果家長從小沒被「正向教養」過。當這些經驗是缺席的,要怎麼「正向教養」孩子

於是,今天我想把這個訊息也帶給每一位家長:

「當覺得自己做不到正向教養時,可能不是錯了而只是累了」

請先退一步,去照顧自己、理解自己

因為只有當自己穩定了、被理解了,我們才能把理解傳遞給孩子。

或許我們可以先練習鼓勵一下自己

✔︎ 我有看見自己今天的哪些努力

✔︎ 好好地感謝自己

✔︎ 相信自己

許多人誤會正向教養就是順著孩子

但其實不是讓大人委屈自己來成全孩子

真正的正向教養,是「尊重孩子,也尊重大人」。

有時候我們太想當一個「好爸媽」,反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與界線。

但孩子也需要學會:每個人都有界線,每個人都值得被好好對待。

所以在正向教養中,我們不是偏袒任何一邊,而是在教孩子如何與人共處、如何相互尊重。

我們是溫和且堅定的告訴孩子:我們願意理解你,但不等於放棄立場。

這樣的教養方式,不只是為孩子鋪路,也讓我們自己走得踏實、穩定、有力量。

今天在潮東國小的演講提醒了我,雖然我這幾年很少再談這個主題,但正向教養從來沒有離開我的生命與工作。它只是換了一種更成熟、更理解人性的樣貌,繼續存在著。

希望也能陪著每一位家長,在育兒的路上,不只是學會方法,更學會溫柔地看待自己。

今天對正向教養也有很多發現,或許未來再慢慢跟大家分享

#重心出發的正向教養
TOP